这是对意义的否定以及对无意义的肯定

这是一篇大逆不道的文章。

这是一篇一己之见的文章。

这是一篇主观臆测的文章。

这是一篇毫无依据的文章。

这世界的常理为,意义为善。Viktor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发现人生意义有三种方式,其一为完成一项工作或事业。其二为与某人的相遇。其三为面对痛苦与折磨。

若是谁的一生专注于完成某项事业,无论是投身于科学还是技术还是竞技,我们会说他的一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也会说自己的一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若是谁的一生爱过某个人,或者博爱过某些人,只要他不乱交,我们会说他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有意义的,是值得追寻的。任何爱过谁或者被谁爱过的人都不会否定这种意义。

若是谁的一生在痛苦与折磨中度过,那么我们有时会在这痛苦中看到人性的光辉与不屈,看到即使在迫害之中,人依然可以拥有人性,甚至拥有高尚的品德。难道这不是有意义的吗。

这些都被认为是有意义的,都是好的,都是善的,是值得追求的。

这世界的常理为,无意义为恶。混混度日为恶,无所作为为恶,与世隔绝为恶,随波逐流为恶,不思进取为恶,忧郁沉沦为恶,屈服于暴力为恶,放弃希望为恶,绝望为恶。

毕竟无意义是一种放弃,认为去追寻什么,完成什么是无意义的,与人的相逢相知相交是无意义的,人的生命与存在是无意义的,亲情,友情,爱情,博爱是无意义的,痛苦与折磨是没有理由,没有道理,没有意义的,快乐与享受是没有意义的,诸事万物均是无意义的。

这些被认为是恶,是必须要逃避的,必须要摒弃的。无意义是绝望的深渊,是穷途末路,是希望的正反面。

常理认为,故此意义为善,无意义为恶,人需追寻意义,追寻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切不可坠入绝望,切不可认为一切皆是无谓,切不可认为一切皆无意义。

而那些曾陷入过绝望,却被意义拯救了的货,如Viktor博士,则大力宣扬意义的正确性,意义的善,意义的值得追寻。

他的著作,《Man’s Search For Meaning》非常值得一读,引人深思,但却有我怎么也无法认同的地方,那就是对意义的执着。

对意义的追寻始于迷茫与绝望。

只要并非受到太大的心理创伤,小孩子不会长久地询问人生的意义,他们甚至不会理解这个问题的意义,活着对他们来讲是理所当然的,既不需要目的,也不需要意义。

会问,人生的意义在何处,就意味着此人已经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了,意味着他已经开始看到无意义的世界——一切皆无价值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并不任何他能够在乎的东西,因此他问人生的意义在何处,是想要去抓住什么把自己拉出这个深渊,是想要去在乎什么。

故此,对意义的追寻等同于对无意义的逃亡。

这情有可原,毕竟无意义的世界几乎等同于死亡。

Viktor书中提到一种“存在真空”与无意义类似,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由于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在空闲时间所感受的空虚感——不知该做什么,不知想做什么,无聊而又忧郁。

当然,本文中说的无意义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尽管我也许应该想一个更好的词代替。

无论是存在真空,还是无意义,都是难以承受的心理状态,想办法去解决是自然之理,用找到和体验意义来解决也是逻辑上的下一步。

但我拒绝认同这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让我来举一个例子。

一个因失去妻子而痛苦两年的男人,找上了Viktor,他们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如果你妻子没有死,相对的你去世了,她会怎么样?”

“这会很糟糕……她会无比得痛苦!”

“所以你看,你让她不必承受这样的痛苦,尽管付出的代价是你必须承受失去她的痛苦。”

男人握上了他的手,然后冷静地离开了。

也许看起来这说明了意义对人的重要性,以及其疗效,但这个例子正说明了意义的不完美。

当一个人度过亲人的死亡之类灾厄时,起初的反应是愤怒,拒绝相信之类,最终的反应是接受,在它们之间可以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会认为亲人死了但他的记忆还与自己同在,或者他死了但他活得无悔,或者他的死亡是有意义的,或者他跑去天国享福去了。

这个过渡阶段是人在说服自己去接受原本无法接受的灾祸。

对意义的追寻正属于这个阶段,它并不真理,不是善,不是值得万民歌颂的希望,仅仅是垫脚石。

为何要追寻折磨的意义?因为追寻到了折磨的意义之后才可以接受自己被折磨这个事实并活下来。

为何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因为要逃避人生的无意义这一灾祸。

意义的本质是谎言和自我欺骗。

亲人的记忆还与自己同在?亲人活过无悔的人生?虽然她死了但却不用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即使死亡也比活在这痛苦的世界好?死亡是解脱?死亡后能在天国享福?

和迟到了给自己找理由推脱没啥差别,都是通过扭曲的思考,把本身不正当的事情正当化而已。

区别在于,把难以承受的心理痛苦正当化可以帮助赞成接受和承受它,所以还算有优点。

但意义的本质仍是谎言,是自我欺骗,是垫脚石,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个终点和结果。

每个人都有追寻活着的意义的欲望与意志?对于难以承受的心理灾难——意识到人生并无意义——的防卫而已。

不过显然并不只是这样。毕竟大部分人所感受到的绝望并不强烈,但追寻意义,追寻完成某项工作,实现某个理想,从这个追寻中所获得的满足却很强烈。

对此,我认为这满足感并非来自于意义,而是来自于选择。

选择投身于某项事业,带来的满足感,究竟是源自于自己做出了选择,还是源自于这项世界拥有意义,还真不好说。

不过,我自身的经验是只需选择,无需意义。我选择建立这个博客,对于这个选择我很满足,我写了很多文章,对于这个选择我也很满足。至于其意义,帮助别人选择自己的人生什么的,说是必须要这么说,但实际上对我倒是一直如水中月镜中花,我并未高尚到为了帮助别人而行动,如果我帮助了谁,那也仅仅是因为我可以做到,所以我选择这么做,并不从中追寻任何意义。

当然,我也不在意“把这世界变得更好!”此类充满意义的话语,它在我耳中毫无意义。

正如黑客帝国三中,史密斯质问尼奥,“你这是为了什么,安德森先生哟,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要爬起来?为什么还要战斗?你觉得你是在为什么而战吗?除了你的个人生存之外?能告诉我那是啥么?你知道那是啥么?是为了自由还是真理?或者也许是和平? 难道说是为了爱?都是虚妄,弱小的人类心智创作的不堪一击之物,绝望地想要去把一个毫无意义与目的的存在正当化!它们都如这矩阵一样,是人造之物。尽管只有人类这么愚蠢的生物才能发明爱这个东西。”

“当然现在你也知道你是赢不了的,再打下去也没用。所以为什么你还不放弃?”

对此,救世主冷静地回答道,“因为我选择这么做。”

双方说得都很赞。为什么而战,为了什么而做什么都是虚妄,追寻任何事的意义是虚妄,是用谎言和扭曲的思考和荒谬来让无法正当化的东西正当化——这世界充斥着毫无道理的痛苦,人生也并无意义,道理,或目的。

意义并不值得追寻。

值得追寻的是选择与接受。所有人都存在选择自己人生的意志,以及承受任何降于自身灾祸的意志,这并不美好,亦不伟大,更无意义,仅仅是求生本能的延续而已。

至于求死并非一个选择,而是阴郁和绝望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当然,这是一套肯定无意义,接受无意义,和否定意义的说辞。这套说辞的基础是承认万物皆无意义,一切意义均是人类赋予之物,既不神圣,亦不耀眼,人生并不需要意义或目的,只需要选择活下去。